开云电竞app:
大家好,今天我们聊的是美国启动战时状态,计划在两到三年内量产100万架无人机,但这一目标却因为稀土资源短缺遇到了巨大的阻碍。中国明确说不会用稀土,这让美国的计划陷入困境。
最近,美国的一系列举动展现了它“急于求成”的状态。首先,美国宣布启动战时状态,要求军工企业24小时不停歇地加班生产,并声称要在两到三年内生产100万架无人机。可与此同时,它却因为稀土资源的短缺,陷入了困境。美国刚刚造出第一块稀土磁铁时,便自豪地表示摆脱了对外依赖,然而却未意识到,中国早已掌握了稀土资源的核心控制权。一句“军用稀土绝不出售”,就彻底打破了美国的百万无人机计划,让它变成了空中楼阁。
11月8日,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华盛顿国家战争学院讲话时严肃宣布,将五角大楼及相关工业基地调整为战时状态。他提到,如今的世界局势像极了1939年,敌人在集结,美军一定要做好准备。他还表示,“有问题的武器总比没有武器强”,即便是85%完成度的装备,也比等待完美的武器更有用。这番急功近利的言辞,背后是美国在多个领域接连失利的现实。无论是科技战、贸易战、金融战,还是舆论战和生物战,美国的战略都未能取得预期成果,反而不断暴露出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弱点。
在软硬手段都失效的情况下,美国只能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军事热战上,而无人机,正是美国寄予厚望的武器。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指出,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中,体积小、造价低的无人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,超过80%的伤亡都来自无人机。与传统的战斗机相比,无人机在防空系统密集的环境中更为有效。
然而,问题是,美军每年只采购5万架无人机,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,一些高级军官甚至承认,美军在无人机的部署上落后于俄罗斯,更比不上中国。于是,美国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:在两到三年内生产至少100万架无人机,并且要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。
为实现这一目标,美国陆军推出了“天际铸造”项目,计划与私营企业合作,振兴国内工业基础,自主生产从电机到电池、传感器、电路板等所有零部件。共和党众议员帕特·哈里根更提出了“天空铸造法案”,要求让美国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,确保军队拥有足够的武器。
然而,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骨感。美军内部也清楚,这个目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。之前,五角大楼推出了“复制者”计划,投入了10亿美元开发无人系统,但经过两年多的努力,结果交付的产品仅为几百套,产能严重不足。而现在,要将产量从每年5万架提升到100万架,意味着产能要暴增20倍,这对于美国的工业体系来说,依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
美国百万无人机计划的最大障碍就是稀土。虽然稀土矿产看似普通,但它却是现代军事工业中的“维生素”,没有它,任何先进武器都没办法发挥作用。无人机的核心部件,如无刷电机、传感器、导航系统等,离不开稀土磁体提供的强大磁性和稳定能力;美军的F-35战机,每架需要几百公斤的稀土磁体;弗吉尼亚级核潜艇、战斧巡航导弹等装备,同样高度依赖稀土材料。如果只有少数的稀土供应,美军不仅无法生产100万架无人机,甚至现有装备的生产和维护也将面临困境。
然而,全球稀土产业的话语权已经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。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国,还是拥有最完整产业链的国家。从矿山开采到分离、冶炼,再到深加工,中国在每一个环节都拥有技术和规模的优势。全球90%的稀土分离技术专利和80%以上的冶炼加工能力都由中国掌控,而磁体生产更是占据了全球90%的市场份额。
美国当然察觉到这一点。过去几个月,美国已投入超过150亿美元,试图建立自主稀土供应链,但这一目标注定不会轻轻松松实现。建立完整的稀土产业链,从矿山开采到分离冶炼、再到生产稳定的产品,至少需要10到20年时间,而美国的稀土产业要赶上中国的技术和市场领先,差距实在太大。
更让美国感到绝望的是,就在他们为制造出第一块稀土磁铁而自豪时,中国已经在甘肃平凉发现了一个7亿吨的白云岩矿床,这一发现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稀土领域的资源优势。美国财长贝森特曾参观过本土新建的稀土矿物加工中心,并举着美国制造的第一块稀土磁铁吹嘘,称美国已经“结束了对中国的依赖”,但这块磁铁仍然只是实验室级别的样品,离真正的大规模生产还差得很远。
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底气,来源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优势。中方明确说,军用稀土绝不出口。即使曾有一些国际谈判和协调,中方对民用稀土的管控有所松动,但对于军用稀土的出口管制,态度始终坚决。当前全球局势复杂,欧洲与俄罗斯的冲突依旧持续,而东亚局势暗流涌动,想要在战争结束前从中国获得军用稀土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美国自己也清楚,想要在短期内建立一个安全独立的稀土供应链,至少需要10到20年时间,3到5年内根本没办法形成有效的产能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,从一开始,美国的百万无人机计划就面临着“没有稀土”的困境,即使生产线建起来,没有稀土资源,最终也只能停工待料。
中方敢于对美国说“不”,背后正是中国强大的产业实力和战略定力。这些年,中国在稀土领域持续发力,不仅巩固了资源和技术优势,还在冶金等配套产业中取得了突破。中国的新技术和装备,如双滚薄带铸轧设备、多功能连铸机等,填补了国内的空白,甚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。这为中国稀土的深加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。
与之相比,美国的制造业早已空心化,工业能力仅为中国的五分之一,工业用电量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,造船能力更是不足中国的200分之一。要重建稀土产业链,第一步是要建设矿山、分离工厂、冶炼车间,还需要大量专业方面技术人才和工人,这对美国来说,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。
讽刺的是,美国虽然口口声声要“去中国化”,但全球制造业的分工格局早已形成,除了中国,其他几个国家要么只有少数的产能,要么成本过高。即便美国强行要求企业在本土生产,必然会导致无人机成本暴涨,军费压力也会随之增大。
这些年来,美国在全球各地挑起争端,推行霸权主义,频繁对他国实施制裁和封锁,试图通过武力和胁迫维护其霸权地位。但没有一点国家可以脱离全球产业链独自发展,想要通过“脱钩断链”来实现霸权,最终只会伤害到自身。
美国虽然启动了战时状态,并且看似准备大规模生产无人机,但在稀土这个关键资源面前,所有的军事野心都被彻底束缚。所谓的“供应链去中国化”,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幻想。中国的崛起,不是通过侵略和霸权,而是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积累和不懈努力。


